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25/12/13新竹科學園區44周年園慶上,謝哲青先生以「從閱讀、旅行、藝術到科技生活的心力量」為題作演講。相較於過往科管局多半邀請科技大老,公司董事長談產業談未來,今年的演講人背景及講題都相當特別。但是,與科技人怎麼談藝術及畫作呢?

首先他從地點:法國切入,群眾總是知道法國這個國家吧,接著談法國美術館裡一幀幀的畫作,談得很淺,淺嚐即止,慢慢帶入他今天的講題重點:一開始在岩洞裡的壁畫,發展到一幅幅的畫作,那畫作的大小長寬是怎麼來的?這就是規格化的過程。而規格化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大量生產,也就是代工。聽到規格化和代工這兩個關鍵字,忽然間彷彿自己也懂了什麼。過程中蜻蜓點水般帶到的莫內等畫家、印象派或者古騰堡印刷、希臘神話,講得不深因此能帶來新知般的趣味,讓台下毫無藝術背景的群眾擴展了點認知的視野,或者是關鍵字就好,就像規格化與代工,聽過、聽多了這些關鍵字,久了你總是會懂些什麼。

如何與科技人談點藝術與畫作?我想謝哲青先生做了很好的示範與努力。

但是光靠現在的短暫努力行得通嗎?一定是過去累積了深厚的涵養才能在滄海一粟中挑揀精粹出今天要講的這幾頁。

雪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期間看了〈非殺人小說〉,由劉冠廷、王淨、隋棠主演的推理懸疑劇,除了第一集略顯無聊,中間到後面都算是很好看,斷點切處充滿懸念,吸引著觀眾一集接著一集。

只是到最後三集我有點疲憊,大概受夠了女警員眼睛圓睜用力過度的演技(我就問她為何不能自然點?)、那些反轉再反轉的刻意,也不太喜歡人物的輪番出場純然詮釋著影集的功能性,兇手只有在一開始樓層人物介紹時帶到,中間完全沒有鏡頭角色,觀眾無從觀察推理,到他的戲份出場時,又忽然全盤演譯一遍,全盤託出。

結局收得讓我疑惑,可謂鼻屎般的動機,為了不造成那種汪洋般的殺意Bug,編劇特意讓兇手回頭、又烏龍地讓另一者將錯就錯,純然的刻意;另外這殺人手法我也懶得吐槽了,為何第三者只憑偷看就知道原兇手想幹什麼呢。

昨天看了得純文學獎的原作短篇小說後,恍然名字的用意,影集卻原封不動地搬去了,卻牛頭不對馬嘴,影集的內容無法詮釋〈非殺人小說〉,僅僅變成一個名字。小說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和意義。影集只擷取了最初的概念和張太太的嫌疑可能,其他都是順著公寓的設定,改編再改編、反轉再反轉。

雖然吐槽點甚多,但男主角的演技讓人印象深刻;此外作為娛樂也是合格的,但有看才有吐槽和消遣,可謂嫌劇才是看劇人,如是而已。

雪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jpg

1. 跟小說的相同點只有兩點,其他人設和情節完全不是同一個故事了

    1) 人名:林格、邱倩

    2) 透過手錶回到過去改變命運,運用手錶回到過去的人會年華消逝老去

2. 看這個不如去重看「蝴蝶效應」或是「真愛每一天」吧

雪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