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閱讀筆記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以前看書時我盡量不聽音樂,因為會打擾專注。我試過有歌詞的流行樂或獨立樂,當下是浮動不安的,耳朵(聆聽)和腦子(讀書)執行的不是同一件事,思緒會在這兩者之間微小搖擺、機敏的晃動。

書店或咖啡廳常放的爵士樂,在外面的環境下是行得通(偶爾也是被打擾的感覺),因為旁邊終究是有別人的,終究不是我一個人單獨的狀態。但單獨在家閱讀時如果放爵士樂,放鬆是很放鬆,但同樣會擁有耳膜邊三不五時被挑動的分心。

最終我現在看書時,最喜歡聽白噪音,特別是雨聲、偶爾有隱隱的雷聲。雨聲會創造人被籠罩住的安全感覺,所以颱風天或雨天時,我們在室內的心情是很平靜安穩的(在室外就是另一種狼狽心情......)。有些蟲與鳥鳴大自然環境音樂也是可以,但我還是最喜歡雨聲。

雪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以特芮絲的視角建構成的同性愛戀與感官世界,非常細膩的單向描述了曖昧的猜測、相愛的洗禮、背叛的憤怒和猜忌......;而卡蘿的心境,則由她的表情、話語,由特芮絲來感知,再投射至讀者心中,使得這場戀愛栩栩如生的對應至每個人或曾相仿的戀愛經歷,而對苦或痛產生共鳴。這場戀愛的過程表陳了人與人關係中,時而拉緊、時而鬆緩的迴盪,無分性別或年齡。

雪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洋傳統的小說理論分別從環境、人物、情節三個方面去分析一篇作品。」
「好或不好,在藝術上是屬於美的範疇,不屬於真或善的範疇。」

這篇台灣版序十多年前看時就很喜歡,現在看還是很喜歡。理性、層次井然、語言簡潔且言之有物,態度不亢不卑。

雪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