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一部電影好看與否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套句傷心咖啡店之歌裡那句:「怎麼知道你的毒藥不正是我的美酒?」,所以,安知你的美酒會不會是我的毒藥呢?
這本書在前半段我覺得很好看,尤其對於一個鎮日孜孜矻矻的上班族,能看得到的就只有一份薪水,其餘興趣和人生意義只能暫拋於一旁,透過馬蒂的際遇和思考產生共鳴,難道人的一生就這樣了嗎,一定要和大家一樣上班、在社會裡找一個定位,找一個身分,才算是盡責和成功?所以我更期待後續會給我怎樣的答案。
雖然哲學方面的辯論,滿不自然的(怎麼可能有人講話是這樣備好講稿似的......),但都還能因深度的表現而不介意;但到中半段,大概是他們去花蓮海岸邊時的對自由的追問,我心想,這不是前半段的對話換句話說、又再炒了一次冷飯嗎,到底要不要繼續情節啊,不然總是這樣的圍繞在:喝酒、放縱、抽菸、跳舞、沒有計畫的出遊、各式瘋狂(其實是假掰)的行為、更假掰的詰問、批判台北......等,開始淪於重複無聊,開始讓人提不起勁。
接下來更誇張的是馬蒂跑去馬達加斯加浪遊,這段跟海安這個角色一樣,因為太不切實際,不如把它想為一個......烏托邦、一種象徵、一種自由的方式,讓自己去接受這種憧憬的情節。馬蒂追隨耶穌的腳步,逐漸提高視野,提升靈魂和思考這段由小漸大,從山下到山頂,最後領悟了生命的微小和虛無,寫得很好很完整,但是最後卻告訴我,所以生命在於體會和經歷。
看到這裡我正式感到失望了,我還以為會有什麼驚艷的、獨特的見解,結果,花費了大量篇幅想要闡述的思維,不是很多人很早就知道、或聽過的觀點嗎?其實說簡單了,就是熱愛生命,同時我相信很多數人也是秉持著這種享受生命的態度在努力生活著。
接下來其他的角色後續交代得也頗為簡單扼要,可能略單薄了些,有點虎頭蛇尾。
但很多文句確實是佳句連連,看看網路上一堆傷心咖啡店之歌的書摘就知道了,普羅大眾都能被這種哲言式的內容感同身受並推崇,確實是成功的地方。
其實我還滿討厭海安這個角色,不切實際,他真的就因為是家裡有錢,所以不用工作、致力頹廢,一世無作為,他是很自由沒錯,但對社會有何貢獻?對自己有何交代?對家人有何盡責?他快樂嗎?他有成就感嗎?他完全可以利用他的自由優勢,去追求想要成就的夢想,不用跟大家一樣為了五斗米折腰,但他就是一個整天不知道在幹嘛的帥哥而已。因為他的富裕和俊美,可以追求這種極致的自由和頹廢,換作旁人,受了他的感染而去追求這種自我,只是淪於失敗而已,最後在金錢不自由裡,感到更不自由。
所以當然我就比較喜歡吉兒的務實,自由來自愛,我是認同的。當人在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時,人會感覺不自由嗎?當然不會。不自由是持續詰問著自由為何物,追問自由的說法時,你就已經試圖給自己框架、學派,而陷入絕對的不自由了。
- Nov 18 Sun 2012 21:32
傷心咖啡店之歌 朱少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